水利百科

漳河水库灌区

编辑
所属类别:著名灌区与机电排灌工程

基本信息

中文名称:漳河水库灌区
外文名称:

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丘陵区,东临汉水,西至沮河,南濒长湖。地跨荆州、荆门、宜昌3个市,灌区土地面积5 544 km2。西北高,东南低,海拔120~25.7 m。漳河灌区属于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区,全年无霜期246~270 d,年平均气温为15.6~16 ℃,年平均降雨量969 mm,年平均蒸发量 1425 mm,灌区内土壤以黏土及黏壤土为主,农作物以水稻为主。该地区历史上旱灾频繁,农业生产极为落后。灌区渠首工程和干渠工程自1958年开始相继动工兴建,1966年基本建成并全面发挥效益。水源工程为漳河水库,主坝为黏土斜墙坝,最大坝高66.5 m,总库容20.35亿m3,兴利库容9.4亿m3。灌区渠道设计总引水能力为131 m3/s,渠道分为总干、支干、分干、支、分支、斗、农、毛8级,全长7 168 km,综合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.44。灌区内有中小型水库314座,总库容8.45亿m3,兴利库容4.9亿m3;塘堰81 595处,总容积1.9亿m3;泵站83处,总提水能力为131 m3/s。全灌区形成了以漳河水库为骨干,大中小相结合、蓄引提相调剂的灌溉系统。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7.3万hm2,有效灌溉面积16.2万hm2,粮食总产由灌溉前的3.175亿kg增长到20世纪末的14亿kg。漳河水库除提供灌溉水源外,还有防洪、发电、水产、旅游、航运和城市供水等综合功能。

漳河工程管理局是湖北省水利厅直属二级单位,负责管理漳河水库和灌区工程。1980年,漳河水库灌区率先实行了“按量配水,计量收费”的灌溉管理制度改革,收到了明显成效。1980~1993年的14年间,漳河水库年平均供水3.27亿m3,比改革前的14年平均年供水5.72 m3节约了42.8%,相当于多修了一座大型水库。1994年实行“先交钱,后放水”的改革办法,当年水费回收率达84%,至1999年水费回收率达到100%。2000年全面推行合同用水制度,灌溉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。自1995年以来,漳河水库灌区还进行了经济自立灌区试点工作,初步建立了供水公司及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模式。此外,还与国际粮农组织合作,开展了“中国水稻地区节水技术及其影响”课题研究,取得了系列成果。

  
编辑认证
×
尊敬的用户:

您好,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,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,请先进行专家认证。提交申请后,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,请您耐心等候!